第(2/3)页 “天策上將,江大人。” “太師,仲大人。” “京兆府尹,黃大人。” “宮門外求見!” 楊辰聞言,心頭一緊,什么事情,讓這三個人,三更半夜,一同入宮面圣? “傳三位愛卿,來保龍殿見朕!” 楊辰對著門外朗聲說道。 “諾!” …… 一炷香之后。 江瀚,仲晨,黃宗衡同時到了保龍殿。 楊辰沒有避諱,就在無法的房間接見三人。 “深夜求見,三位愛卿所謂何事?” 楊辰話一出口。 江瀚,仲晨,黃宗衡三人,互相看了看彼此,不知道誰先說。 楊辰一看便知,這三人不是為了一件事而來,便開口道。 “不是一件事,那就一個一個說,仲愛卿,你先說。” 仲晨聞言,連忙躬身上前一步,雙手微微有些顫抖,聲音都有些發抖。 “陛下……出事了,自昨日起,到今日日落,十九州,儲紙倉庫失火,其中紙張盡數化為灰燼!” 仲晨此時,誠惶誠恐,此時由不得他不驚慌。 因為此時以他為首,向下推行監督新政實施,而新政中,租庸調制的推行。 其中最關鍵一環,就是記錄。 記錄各州,府,郡,縣,人口,各項營生,產值等等具體信息。 而到現在,新政推行以來,也只是完整記錄了十七個州的信息。 而現在十九個州,儲備用紙盡數被毀。 那記錄工作直接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 用布帛,太過昂貴,掏空國庫,都不可能夠用。 用竹簡,那東西之所以被淘汰,一來是記錄的容量實在有限,而且制作起來麻煩不說,單說能在竹簡上,熟練刻制記錄的師傅,都湊不齊夠用之數。 新造紙張,更是沒有可能,紙張是要比布帛便宜的多,但是也只是相對而言。 如今大唐的造紙技術,所用的材料,成本也是很高的。 再說造紙的速度,時間根本來不及。 各州倉庫中的紙張,那也是大唐建國以來,幾十年的存貨。 如果趕在秋收之前不能完成記錄。 那十九個州的稅收,就成了一筆爛賬,那就是地方豪紳官員,張嘴就來的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