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欲速則不達-《鎮國傻世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皇帝驚訝的伸出手,趕緊在桌案上的奏折中翻找著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是在找西南那邊的各郡奏折?”

    周朗問道。

    “沒錯,朕要弄清楚,你說的是否準確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不用找了。”

    “侄兒聽說,西南各地為了應付土族。”

    “軍報多于政報。”

    “各地儲糧雖然不同,但接濟分散而來的百姓卻也綽綽有余。”

    周朗自信道。

    這些情報,當然是恩師悄悄提醒他的。

    恩師可是尚書省右令,總攬大周政務。

    六部尚書的所有奏折。

    都要經過恩師和利國公的手中。

    即使地方不報,恩師也能猜到數年來各地的大致情況。

    “當真如此?”

    皇帝一愣,自從上了年紀之后。

    他這個皇帝便將政務交給太子監國和尚書省處理。

    門下省在一旁監督。

    內史省會將處理結果直接上奏。

    他也懶得花費精力去更多處理朝政。

    只是因為這兩年事態危急。

    才讓他這個皇帝不得不關注起來。

    “陛下只要在大朝會上詢問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想必六部和尚書省都會稟報陛下。”

    周朗說道。

    “此事重大,朕可得好好詢問。”

    “西北那邊的包圍圈和百姓后撤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朕已經看過了,你的計劃和朕所想的幾乎一樣。”

    “你帶著奏折,隨朕一起上朝。”

    皇帝滿意的說道。

    西北那邊的戰況就簡單了許多。

    西北本就是毗鄰突厥疆域的前線,各地百姓稀少。

    駐軍的軍鎮密布。

    按照周朗的計劃,只需讓各地百姓遷入各個軍鎮。

    再讓一些緊要地帶的哨卡放棄防御。

    看看突厥大軍是否敢入侵關內?

    只要他們趕緊來,四處包圍圈合圍,退路被斷。

    那就看能殺死多少突厥敵人了。

    這一點,皇帝年輕時征戰沙場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如果突厥不敢進入大周境內,無非是各地軍鎮多損耗糧食養著百姓便可。

    將一部分大周邊境先暫時讓給突厥也罷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