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废物秘密 渥底良子-《奇玄情》
第(2/3)页
何乐实在看不下去,实在心痛那些粮食,判断到大锅里的饭到了火候,就对班长说,该关火了。
可班长说他们都煮了近十年了,都是这样煮的,谁也没有说不好。还说饭不熟更严重,坚持要再多煮五分钟。
就是这五分钟,每锅就多制造了十几斤的糊锅巴。
人家是班长,是老师傅,除了听他的还能怎样?
告御状?何乐不是那样的人。
又看了一个月,浪费的大米够他吃二十多年,何乐更心痛了。
终于,何乐鼓起勇气,对班长说:“班长,我看你做饭也挺累的,让何乐来吧!”
班长也做烦了,说:“正好,每天煮那么多,累死了。”以当时的条件,煮饭师父比做白案的和做红案的师傅,都要累得多,那是数千人的干饭,每锅要煮三百多斤大米,光是淘米、下锅、起锅、洗锅这些工序,就能把人累得半死。毕竟量太大了。
人家正愁丢不掉的活,何乐接手后大大改进了各项技术,也只能把每天的浪费控制到十五斤大米,那是每一大锅饭最少也有一斤半大米的锅巴,其实这些饭锅巴并没有糊,已经是可以食用的,可班长还是将它们倒掉了。
何乐闷干饭的技术也到此为止,不能再少了。虽然已经下降了十分九以上,何乐还是不满意。
“你们再试试吧!”他想再从前人的经验中提取一些忽略了的情报。也不知道是不是成心的,吗呀,班长的师傅又试了一锅,就糊了近三十斤大米的量。
“班长,还有更好的方法。一两米都不会煮糊。就是改煮为蒸!”
要改变,就得付出,就要汰旧购新,另置设备是免不了的。
何乐找班长不成,提报给管理部。在他被从饭堂挤走后两年,自己也成为了采购主办后,蒸饭才得以实现。
何乐还是把做饭这件“小事”中的牵扯到的利益关系看得太简单了。他后来才知道,班长也是从倒潲水的那里得到有好处的,过多地产生饭堂废弃物,要说完全不是故意的,也不像呀。
何乐观察,不仅是饭锅巴,还有茄子都要去皮、包菜心都丢掉、空心菜丢一半,毛扁豆只要豆米,类似这些,有必要丢那么多吗?
有意无意地制造废物,也不止是饭堂如此,相似的多多。
何乐的一位同事,老的老婆在另外一家只有百余人的个体企业当清洁工,做的是跟王叔差不多的工作。可人家的月收入是5000以上到100000之间。为什么有那么多?还波动如此大?
秘密就在废弃物上。
他们那个小厂的废弃物是归清洁工自己处理的,厂方并不管理。也就是说,买废品的收入是她个人的。
这就给了她很大的空子可以钻,她不时用请吃送礼套亲情等方式,拉拢了一些人,想方设法人为地替她制造垃圾。
比如上十万收入的那个大月,厂子进了几百万元的电缆线,那个受了她好处的电工组长,在电缆下料时,剪一节,短了,丢掉;再剪一节,还是短了,又丢掉。就这样,那个月她卖掉的‘废弃’电缆线,就得了将近九万元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