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便在此时,竟有一人背负着双手,迈着沉重的步伐朝上官府而来。只见这人面容清癯,棱角分明,丹凤眼神采熠熠,英气十足,好像世间所有的蛛丝马迹、真假幻象,都难以逃过他的法眼;鹰钩鼻气宇轩昂,更加衬托出他苍鹰般的敏锐与孤傲;鲜见言笑的线唇和严肃互为表里,相辅相成。又见他修长的身上,套了件淡绯色的织锦衽,衽外一席缁色的披风,使他愈加显得沉稳冷静。但无论颜色多么深黑的披风,也不及他此时的脸色———那张本就冷酷的面容,眉宇间更是增添了因忧愁而紧皱的枷锁。 你道此人是谁?原来这人便是洛阳城四大神捕之首,位居第一把交椅的“铁面无情”崖子期。 无论是谁做到总部头的位置,都端的是有大能耐的————无论他的能耐是哪一种。 话休饶舌,崖子期的传奇故事早已被妇孺所熟知:他被公认为是六扇门百年难遇的奇才,六岁就因智禽暴徒而闻名于乡邻,十二岁因出众的能力和广传的声名而被衙门收做学徒,研习断案的本领,并负责处理些琐碎的事物。在这期间,他竟可独当一面,屡建奇功,令享誉京城的名捕所惊叹,让同僚所折服…… 基于崖子期过人的能力与功绩,他十七岁时,便被破格提拔为史上最年轻的捕头,仕途于三法司。多年来,亦不知他侦破了多少的悬疑大案。 至于崖子期“铁面无情”的绰号,当然更有说头:即便是他的亲生父亲,因醉酒闹事,聚众斗殴伤人,他也不曾心慈手软,不顾情面的将父亲送入刑部依法受理————铁面无情,便是由此而来。 骈俪为证: 法外无情,伸正义四海扬名;刚正不阿,处公道同仁一视。火眼金睛,断世间端倪,明察秋毫之末;惩恶扬善,弘司法威严,著仁德于海内。 正是: 盖世武功行义举,除暴安良抚一方。 时至今日,崖子期早已成为洛阳城正义的化身,人人为之称道的大英雄,真好汉。虽说他的年纪倒也算不得恁大,但因其处事沉稳,足智多谋,又精通用人之道,所以百姓坚信不疑,只要崖子期出面,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案子。 当然,崖子期今天的成就,除了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,更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与帮助。 ————很多事都是这样,仅凭一个人的力量,难以成气候。 前年朝廷为了表彰各地巡抚及衙门里的有功之臣,褒赏他与“百里目”曹斌、“千里耳”何秋水、“万里寻”杜涛为“洛阳四大神捕”,并特封崖子期为四大神捕之首。由此,崖子期的大名,更加令不法之徒闻风丧胆,落荒而逃。 且说崖子期于上官府内探底巡查,正出神间,却听见身后脚步隐隐,便道:“是曹斌么?”说罢转过身子,只见一人自西面而来,正是那“百里目”曹斌了。 无论在谁看来,曹斌都是那种平凡至极的人:普通的相貌,简单的衣着,寻常人般身材,不仅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甚至还会给人一种安分守己的乡下人感觉————但正是因为曹斌的普通,那种绝不引人注目的平凡,他才得以深入案件的调查,不受别人的警惕与怀疑,成为获取线索的佼佼者、揭开谜团不可或缺的关键————崖子期的左膀右臂。 曹斌到得近处,对崖子期道:“总部头,我已经查到了。”崖子期颔首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曹斌续道:“近些天来,上官敬楠大都闲居于府中,偶尔会出门赏一下花灯,在城内游逛,无甚可说的。他上一次与江湖客打交道,还是在腊月十三日,那天有一批从汴京运来的红货送到府上,上官敬楠亲自接待了押镖的一行人。” “哦?”崖子期道:“不知是哪家镖局走的镖?”曹斌道:“是天门镖局。”崖子期不禁稍变了脸色,喃喃着:“竟然是天门镖局……上官敬楠既然雇了天门镖局,想必这批红货定然是价值连城,意义非凡。你有查到这批货是什么,眼下着落在什么地方么?” 曹斌停顿了一下,似有些惭愧,低头道:“还没有。我之前派了几个干练的亲信,搜遍了府内各个角落,也没有发现。”叹了口气,接着道:“目前仍不知道这批货是什么、在哪里,看来咱们只好通过渠道走一趟汴京,造访天门镖局了。” 崖子期依然不动声色,说道:“吃镖饭的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规矩,更何况是天门镖局?他们当然会维护雇主的隐私,不让消息泄露……要指望他们帮协,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?” 曹斌搔头道:“可这件事毕竟涉及到许多命案,估量天门镖局也不会不识好歹,与咱们为难。况且,眼下得到的线索又微乎其微,或许只能先从这一条入手。” 崖子期深深地吸了口气,道:“也罢,无论如何,都要设法查清这匹红货,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上官府惨遭灭门的起因。”曹斌点了点头,似乎想起了什么,说道:“总捕头,我方才在搜查的时候,发现了一封可疑的信,我想或许和本案相关,便带了过来。” 崖子期目光如炬,道:“快交于我看。”曹斌将怀中那封质料鲜少的信笺掏出,递将给崖子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