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2章蛇鼠一窝-《玩转大明帝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一场秋雨一场寒,一场冬雪要加棉,天冷多穿衣,然而更多的百姓是无衣可加无衣可穿,真正的天为被地为席,把一切都交给了天意,也许明早又有几具冻死的尸体被巡城捕快运到城外掩埋,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,眼睛一睁一闭也许就是几个轮回,人生路必定不是上天恩赐的体验。什么时候开始不由自己,哪怕是死亡自己也不见得能做主。

    一场冬雪再一次把京城变成了白色,房檐上,柳枝上以及过往的行人身上,这样的天气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生死,而有的人这样的天气却是游玩聚会赏雪的好时机。人哪能相同。

    李家大宅,不,这李家不是李保国的欧式别墅,也不是李做作的江南园林,而是吏部尚书李玉堂李大人的府邸,如果给京城的房子排个号,朱熹洛住的皇宫是一号院,而李玉堂的那就是二号院,紧邻紫禁城,这样的位置可谓是有市无价,不是仅仅有钱就能买得到的,如果李玉堂腿脚程快一点呼吸间就可以完成上下班,绝对是苦逼社畜最喜欢的工作环境,李玉堂住在这样显赫便利的位置,可见吏部尚书也不见得都是廉洁奉公,遵纪守法。

    李玉堂的宅子相比于李保国和李做作外边看就显得低调许多,周围简单的夯土围墙,超过八级风就可以吹翻,毕竟紧邻紫禁城应该不会有毛贼不长眼光顾李家大宅,治安那是绝对的好,因此围墙也仅仅是摆设而已,朱红色大门那是大明帝国官员的标配,门梁上是李府的匾额,字也很一般,估计是李玉堂自己代笔,门廊上也没有雕花镂空或者是镶嵌浮雕,毕竟是吏部尚书低调还是很有必要的,然而走进里面那却是别有洞天,两侧是回字形回廊,廊围都是请的精巧工匠精心雕琢,据一些工匠私底下透露,单单这顶廊柱一根都不低于一千两,这都是从云贵原始森林里运出来的,回廊的地砖据说跟紫禁城的用砖是同一产区。回廊中间空地种着四季花,红橙黄绿青蓝紫,开的刹是好看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大自然的冬天忘记了李府呢。

    穿过回廊这里有一排房子,是李家下人居住的地方,房间也不少,估计李家的下人比较多,在穿过这排房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池塘,有绿油油的荷叶还有那水中不知名的鱼儿,池塘的四周种满了柳树,槐树,梧桐树,池塘中的双尖假山有几只鸟儿落地上面。

    走到这里这才是李家大宅的十分之一,再向后就是李家人的住处,因为李家人口众多,每人都有一个单独的院落,因此倒也不显得拥挤。

    今天李家大宅格外的热闹,刑部尚书刘文正,礼部尚书张松鹤,内阁成员小李李近臣都齐聚以此,虽然今天不是休息日但他们旷工也不会有人检举。

    估计是年纪大了,李玉堂很不喜欢空调那种干燥的热风,因此每次聚会他都会选择在池塘边凉亭中。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火盆盘满了凉亭,众人也不觉得寒冷。

    四人围坐一起,一位姿色颇佳的年轻女子在一旁抚着琴,一首《雪中会友》弹出来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友谊。

    “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,似和不似都奇绝,都说瑞雪兆丰年,这雪下的真好啊,”李玉堂吟完半首诗,然后端起酒盏一口饮尽。

    早有伺候的小厮端起火炉上的酒水给李玉堂重新斟满。

    作为家主,今日宴客的主人,李玉堂也去掉了官服,头戴琥珀舒发冠,胡须也经过专人打理,一身苏州缂丝缝制的外衫,外面套着貂皮大氅。

    雀踏花枝出素纨,曾闻人说刻丝难,要知应是宣和物,莫作寻常黹绣看。

    这是宋徽宗为缂丝做的一首诗,足见权贵对缂丝的喜欢,缂丝因为丝是经彩纬显现花纹,富含立体感,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,常作为皇家御用之物,帝后服饰御真摹缂名人字画之用,例如王羲之和王献之的《二王书录》就是有缂丝做的装裱,这些摹缂卞永誉赞扬“文倚装成,质素莹洁,设色秀丽,画界精工,烟云缥缈,绝似李思训”,可见李大人这一身衣服也许很多百姓穷其一生也不见得可以买得起。古人说的真好,只有读书才是穷人唯一的出路,读书有了功名,田地有了,财富有了,名声有了,美娘子也有了。

    “哈哈,李大人高才,小弟敬你一杯”。张松鹤也端起了酒杯。

    “哈哈,张兄过奖,大家同饮此杯”李玉堂端起酒杯,招呼大家满饮此杯。

    酒是上好的杜康,菜是前朝御厨的手笔,八宝珍珠饭,麻酥油卷儿,正路尾巴儿,醋溜肉片儿,清拌鸭舌儿满满当当的摆满了桌,如果换成男主王不死在场,相信王不死的胃,这些菜可以毫无保留的光盘行动,只是几位大人都没有动筷,毕竟一日三餐都如此大家也早已经吃腻了。

    “雪点红炉慢火焚,达观妙处酒微醺,虚窗带月清如许,人比梅花瘦几分,有美景,有美酒,还有美人儿,今日我们定要不醉不归”拿过小厮手中的酒壶,刘文正又给自己满上一杯。
    第(1/3)页